哪些因素导致的脑萎缩
根据较新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约有13820万人死于脑萎缩,约占全球总死亡率的26%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该病定性为中老年健康的第四大杀手,其发病人群主要为65岁以上老年人,无地域性差异,在2013年全国脑病患者调查研究数据中显示,我国现有不同程度脑萎缩患病人数约为530万人左右。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脑萎缩的发生呢?
一、遗传因素:
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脑萎缩、老年痴呆患者的后代有更多机会患上此病。内分泌疾患如糖尿病、高血脂、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副甲状腺功能低下症都可能引起脑萎缩、痴呆。
二、脑外伤:
癫痫的持续发作以及脑积水等因素均可引起脑萎缩的原因。肿瘤:恶性肿瘤引起代谢紊乱可导致脑萎缩、痴呆,脑肿瘤也可直接损伤脑组织导致脑萎缩、痴呆。
三、脑血管病:
是最为常见的脑萎缩的病因。主要有脑梗塞、脑血栓、脑出血等疾病,由于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变慢、血管壁粗糙等一系列因素,引起的附壁血栓形成、血管腔变窄甚至堵塞,导致了血管分部区域的脑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萎缩甚至坏死,最终形成脑萎缩、痴呆直至死亡。
四、药物及其他物质中毒:
酗酒、慢性酒精中毒者引起的脑萎缩、痴呆并不少见,但是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一氧化碳中毒也是常见的导致脑萎缩的原因之一。
经颅磁刺激的操作原理是把一绝缘线圈拍置于头皮的特定部位,当线圈中有强烈的电流通过时,就会产生相应的脉冲磁场,磁场无衰减地透过头皮和颅骨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抑制或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进而诱发电生理和功能变化。当给予重复刺激时,我们称之为重复经颅磁刺激,即rT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