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的主要临床表现
脑萎缩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有小儿脑萎缩、成人脑萎缩、老年性脑萎缩,脑萎缩又分为大脑萎缩和小脑萎缩,其中小脑萎缩以语言障碍及形体的共济失调和震颤为主,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①走路犹如喝醉酒(眩晕感)。
②动作反应较不灵活,动作的流畅性丧失,提重物有困难。
③上下楼梯双腿不协调,肌肉僵硬,无法准确的完成某些特定动作,如跑步、爬山、打球等。
④静止站立时,身体会前后摇晃,端水时容易溅出。行走时容易撞到墙上或门框上。
⑤眼球转动有障碍,无法快速的转移目标。
⑥辨别距离能力不良,如打不到乒乓球。
小脑萎缩的主要临床表现我们已有大概了解了,那么如果怀疑患上小脑萎缩,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呢?
1.可以作SCA1至SCA12的检测与提供症状前检查。
2.核磁共振(MRI):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确诊小脑萎缩的方法之一,是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扫瞄脑部,可以见到病变进行中的小脑萎缩。小脑萎缩最准确的诊断法,就是DNA分析,可以分辨本症的不同类型。
小脑萎缩的治疗方法:治疗脑萎缩疾病可采用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之一的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物理疗法——经颅磁治疗仪通过输出特定能量的负极性重复性交变电磁,直接透过颅骨达到脑内较深层组织,作用在脑细胞和中枢神经上,使细胞带电量增加,携氧能力增强,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增加代谢酶活性,使受损的脑细胞代谢加快,增加损伤细胞的可修复性。干扰和抑制异常脑电、脑磁的发生和传播,使脑电活动能力增强,促进脑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治疗和改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