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的原因具体有哪些
脑萎缩原本是在CT或MRI检查时,发现脑组织体积减小和脑室扩大等而命名的,因此,脑萎缩不是一种病,是许多疾病的神经影像学表现。而病理学意义上的脑萎缩,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种现象。病理上表现为脑组织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实际上,脑萎缩(brain atrophy)可以有很多原因,也可以发生在不同部位,可以是弥漫性的,也可以是局限性的。多发生于60岁以上,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男性多于女性。
引起脑萎缩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生理性的,比如年龄相关性脑萎缩;有些是病理性的,比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卒中等。那么引起脑萎缩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呢?
年龄相关性脑萎缩:我们的大脑从出生到7岁脑容积逐渐增加,然后到约10岁左右开始出现神经细胞凋亡。到中年,大脑的某些部分容积开始减小,皮质渐薄,脑室变大。老化的大脑每10年平均萎缩1.9%,据报道,人在60岁以后,大脑容量每年会减少0.5%到1%。
过量饮酒:来自一项国外的研究发现,每周饮酒超过14杯的受试者,其脑容积明显减小。
B族维生素缺乏:来自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B12低于正常值的健康受试者,相比于维生素B12水平高的健康受试者,大脑的体积更小。
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可以引起脑萎缩:这些疾病有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亨廷顿氏病、皮质基底节变性、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它们最初引起大脑某些特定部位的脑萎缩,如阿尔茨海默病以海马、皮层多见,额颞叶痴呆常见于额叶和颞叶。随着疾病病情的进展,脑萎缩部位由局部扩展至全脑,直至生命走向尽头;
左侧,健康大脑;右侧,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海马、皮层萎缩
卒中,颅脑外伤:由于局部脑血管受损,使得相应部位脑细胞和组织坏死从而引起局部脑萎缩。
感染:脑炎、艾滋病、克雅氏病等病原体侵犯脑组织,引起脑组织损伤坏死,从而引起脑萎缩。
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治疗脑萎缩
经颅磁治疗仪通过输出特定能量的负极性重复性交变电磁,直接透过颅骨达到脑内较深层组织,作用在脑细胞和中枢神经上,使细胞带电量增加,携氧能力增强,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增加代谢酶活性,使受损的脑细胞代谢加快,增加损伤细胞的可修复性。干扰和抑制异常脑电、脑磁的发生和传播,使脑电活动能力增强,促进脑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治疗和改善疾病。